良师益友

汪品先院士作师德报告,解读"师生之间" 副校长顾祥林谈“教书”与“育人”

5月23日下午,同济大学师德师风系列主题报告分别在四平路校区、嘉定校区继续开讲,中科院院士、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在一二九礼堂为土木工程学院、物理学院和测绘学院等8个学院教师作了题为《师生之间》的报告,副校长顾祥林在嘉定校区济人楼为汽车学院、材料学院和交通学院等6个学院教师作了题为《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浅谈“教书”与“育人”》的报告。

汪品先院士说,师生关系是学校的主线,教师在学校有三大任务,一是传授知识,二是指点方向,三是学风的培育,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研究能力、治学为人,这三件事情一件比一件难,对教师的要求一个比一个高。  

老师怎样才能上好课、吸引住学生呢?汪院士说,首先,教师一定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有兴奋感,要有突出要点的表达能力,还要利用新技术创新课堂形式,以引起听者的注意。其次,要换位思考,要设法站在听众的立场上讲课、作报告,让听讲的学生对你所讲的内容感兴趣。还有一点,老师还要善于抓住最根本的东西、突出最核心的内容。

谈到教师要为学生“指点方向”,汪院士提倡师生间的学术讨论,不但要“指导”,更要“切磋”。他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阐述了教师要具有战略性眼光。他说,当地质科学界只看陆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海洋;当海洋科学界只看海面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海底;当大家只看近岸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深海远洋;当大家都盯住海洋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地球系统。针对当前教师为学生“指点方向”的能力不足这一现状,汪院士说,这与创新的文化传统不足、机制的缺陷及教师自身的原因有关。

对于“学风培育”,在汪院士看来,这关乎“师德”,是师生关系的关键,最根本的源自于教师自身的行为和品质、人格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不严而威”“不令而行”,而且学风培育还需要经过长年的积累。

最后,汪院士表示,人是中国最大的财富,没有任何革新可以比得上文化素质的提升。“教育救国、教育强国”,如果中国教育上去了、人的素质上去了,中国的软实力、竞争力就可以领先于世界。他希望同济大学成为一所在教育事业、科学创新、思想创新上均有突破的大学。

顾祥林教授结合自己的从教心得,分享了自己对于何谓教师、如何教书如何育人等议题的见解。他说,“教师”是拿着打开知识宝库钥匙的人,他们的工作就是打开门,让学生进来学习。如果学生不愿意进去,教师要再推他一把,让他跳到知识的殿堂里面,去遨游、去展翅飞翔,这就是教师 。  

他重点结合当前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于工程教育的思考:工程教育如何培养出大批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在全球环境下工作的工程师?他表示,我国的工程教育还受许多传统思维的束缚,教育界内部重认知、轻能力,工程文化不普及,公众的工程素养较差,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发明创造的热情。
  顾祥林指出,教师要用知识和行为赢得学生的尊重,要用知识和行为激发学生现在学习以及今后学习的热情。“同济大学所有的老师都应该去学习教育、研究教育,将来使我们同济大学在培养一流人才方面能够做得更好。”他说。
  作为同济大学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师德师风系列主题报告由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和党委宣传部共同组织,旨在引导教师学有楷模,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由5位来自多学科的名师楷模主讲。上周已有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廖宗廷教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龚沛曾教授分作第一、二场报告,最后一场将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琪教授6月6日下午在一二九礼堂作题为《专业教学活动中的学生道德思想教育实践》的报告。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选用Chrome浏览器
Copyright © 2013 www.tongjiren.org     同济大学校友服务系统    沪ICP备14041928号-1
友情链接: 同济文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