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孙宜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战略:二十个关键问题

孙宜学——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井冈山大学校长助理。曾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多次赴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地演讲交流。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泰戈尔与中国、海外汉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海外华文教育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编、译著50余部,主持大型丛书“中国大论坛”、“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经典译丛”、“苏教文库﹒家庭书架”、“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系列丛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系列丛书”等多种;在《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现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汉语国际传播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侨办“上海华文教育研究中心专家”、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特聘专家、上海国际文化学会理事、同济大学德国人文交流中心研究员等。曾获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对华交往已经成为各国政治、经济、教育、外交上的大事,也必然会激发各国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全面关注,这是目前全球“汉语热”和中华文化热的基本原因。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是当前世界的发展方向,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不仅可以向世界说明中国,更重要的是,可以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国的价值观,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

因此,如何立足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需求和战略目标,主动发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切实有效的对策,探索一条健康、稳定、科学、可持续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机制, 使中华文化主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大格局中一个生动、有力、敢担当、能担当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成为中国目前一项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战略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关键问题: 


一. 梳理和分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截至2016年底,全球140个国家建立了55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生孔子课堂。目前学习汉语的人数已1亿多人。全球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开设汉语课程。美国自2006年9月起在全美中学开设“AP汉语与文化(AP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课程,把汉语教学纳入美国中学的主流课堂。目前,已有61个国家和欧盟颁布了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政令。而据教育部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预计到2020年,在中国大陆高校及中小学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将达到50万人次。

汉语传播深度、广度的扩大和提高,也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师资队伍、教材、质量评估标准、传播策略与手段、孔子学院布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方式、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世界中国形象的建构、中华文化传播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以及解决的质量,都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以孔子学院为基础,逐步建立了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教学体系,但在一些基本问题,如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传播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亟需科学研究,构建完整的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体系,以保证其可持续稳定发展。


二. 理清和明确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内涵和原则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是通过研究中华文化在国际范围内传播的历史、方法、问题与对策,探寻中华文化国际化的规律,构建相关理论,并通过实践加以验证的一项战略性的文化强国国策。

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已成社会共识,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元共生,因此,要保证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基于全球化的背景,从“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认真分析,明确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内涵,并从组织和实施主体方面研究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任务与方法,主导者和实施者的关系,并建立相关标准和传播效果评估机制,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条不紊地、张弛有度地、效率最大化、机制最优化地传播中华文化,并能牢牢掌握主动权,从而保证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1.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实施主体应保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传播不断创新的中华文化内涵;

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必须围绕向世界传播中国理念的基本要求,服务于文化强国的基本目标;

4.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要培育知华友华的国外人士,消除“中国威胁论”,构建崭新中国形象;

5.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要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前提,避免文化的“古董化”,“博物馆化”、“异国情调化”及“原生态化”。


三. 科学规划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布局

文化强弱是国家强弱的决定性力量。从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发展历程看,一个国家的强大,决不只是经济、军事上的强大,只有文化的强大,才最终决定国之为国,决定国之强弱。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彼此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积聚强大的文化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才能掌握主动权。

中国要科学发展,就要处理好经济强国与文化强国、经济腾飞与文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必须协调发展、唇齿相依、互为倚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因此也是中华文化世界化的前提和奠基石。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可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外部保障。通过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可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加强理解与互信,从而构建良好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性的外部环境。

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经济最有活力、文化自我认同感最强、内外压力和挑战也最大的时期,因此,国家除了在法律制定、财政投入和机制保障方面进行大力支持外,还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协同创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适当的全球战略布局,以期在最短时间内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有效的使用。


四. 明确孔子学院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中的定位和地位

孔子学院是当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大战略,为世界认识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开启了一个窗口,对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综合平台,孔子学院目前需要加强自身内涵研究,加强与所在国的国民教育体系的结合研究,加强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结合研究,加强运行机制研究等,从而使孔子学院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一个永久平台。


五.明确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与中华文化外交工作的关系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以文化传播和文化交往为基本手段进行的外交活动。

文化外交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但其又具有民间性、间接性等“柔性”外交特征。

中华文化外交刚刚自觉,任重道远。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则可以有效推动文化外交,并借此获得自身发展。

文化外交是保持和传播本民族优秀文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助于消解西方负面的中国形象,重构中国崭新形象。


六.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服务于国际文化生态环境的营造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必将挑战“西方中心”观,并平衡世界文化生态,重构世界文化生态格局,并借助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及由此形成的影响力,在世界文化大格局中建构积极的中国形象,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硬实力建设,创建一个积极的、良性的国际环境。


七.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战略应与中华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结合互助

任何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都与本国语言与文化的宏观战略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研究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中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动中华文化产业在国内外的布局和发展,并形成世界所公认的“中华文化品牌”。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可直接提升目前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华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表现在:

可打破既有文化壁垒,使世界直面中华文化,从而获得客观真实的中国印象,有利于中华文化产业获得世界认同。

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经济的实际,灵活制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并据此与文化产业的不同形式结合。

可充分发掘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相关的教育、考试、出版等方面的经济价值。


八.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汉语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学是文化的载体之一,科技创新思维首先是一种语言思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种语言的世界普及方式与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一国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及对世界的影响,而科技创新成果则又可由此对一国语言和文化的国际推广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通过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能用汉语思考,用汉语表达创新思维,用汉语交流创新成果,进而培育以汉语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科学语言之一,并同时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教育,促使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


九.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与中国经济发展协调互惠

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因为只有政治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语言和文化才会对处于相对落后地位的语言和文化产生强大的辐射与影响,并且基于客观的市场需求,通过主观推动得以实现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如伴随着英国的崛起,英国资本的全球化,英国作为交流工具自然也在经济领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而英国政府也有意识地通过推广英语而传播其文化价值观念,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开拓新市场,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断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汉语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促使世界上产生了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需求,中国政府也在主动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因此,通过借鉴发达国家语言和文化传播带动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创造经济新模式的经验,研究如何使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良性互动,不但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经济价值。


十.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翻译

翻译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展示中国真实形象的必要手段,是中华文化世界化的重要桥梁。最重要的是,通过翻译,可以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能接受的表现形式,将最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因此,在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如何发挥翻译的作用,如何提高翻译的质量,如何使翻译成为中华文化国际化的助力,以改变当前中华文化整体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和中国国际地位不相称的局面,根本扭转“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格局,就成为一个战略性工作。李肇星说:“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翻译工作者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责任;”莫言也说,没有翻译家们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成世界的文学。”然而,中国目前的翻译人才还远远满足不了这方面的需求,而且其中大多是外译中人才,中译外人才缺乏,高端中译外人才严重不足,翻译质量难以保证,这已成为制约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瓶颈之一。因此,如何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翻译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借助翻译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速度和质量,通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升翻译的质量,培养翻译人才,就成为一项现实且必要的工作。


十一.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与国内外媒体建立良性合作关系

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极大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汉语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也是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建立媒体与汉语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合作模式,使媒体能有意识地根据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突破自身的局限,主动传播中华文化,而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也要有意识地有效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扩大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力度和影响力。


十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借助但不依赖海外汉学研究平台

汉学是中国以外的人,以中国的材料,看中国的文化,介绍中国的思想,和中国的传统对话。所以汉学实际上是中外文化对话的一个平台,如何借助这个平台,将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是汉学界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领域都在认真思考、探索的问题。由外国人向外国人客观介绍和研究中国,比中国人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效果更好,也更容易为外国人所接受和理解。在全球中华文化热的大背景下,海外汉学界目前正从主要关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宗教向关注当代中国转变,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来说,这是一个良机。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个转变,把当代中国形象客观介绍给世界,推动中国与世界在更宽广的领域进行内涵更深厚的交流,应成为汉学界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十三.应建立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质量评估体系

中国提出汉语国际传播战略以后,国家汉办目前组织编写了两个标准、一个大纲,即《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体现了以语言交际能力而非语言要素和语言技能作为语言能力标准的国际理念。然而,与欧美国家的语言标准建设相比,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设计、以及相关教学和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尤其是文化标准的设计则是严重缺位,这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战略要求明显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在研究借鉴欧美国家语言和文化标准的基础上,基于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需要,尽快确立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同时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语言和文化传播标准,并设计相关质量评估体系,以保证不但有标准,而且保证标准得以成功实施。


十四.应建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保障机制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理念和方法都在经历着重大改变,主要表现在由政府行政主导转向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结合,从主要依靠中国国内教育系统转向中央决策、多个政府机构积极推进、各级学校和机构共同承担、全社会共同参与、国内外协作的方式。这就需要重新研究行之有效的运筹管理机制,具体统筹和指导,以保证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高能高效、良性互动、优化组合,以保障这项工作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十五.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领域的教师、教材、教法研究

留学生教育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领域,因此,通过汉语教育传播中华文化,培养汉语学习者知华、友华,真正从感情上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文化,每个对外汉语教师都应该有有文化意识,有文化头脑。但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选择哪些文化内容?这些文化内容应该以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如果编入教材,教材该怎么编?不同文化知识点应该以什么样的顺序呈现……?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国际汉语教师在编写教材、选择教法时应特别研究的。只有这样,才能创新留学生教育体系,以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大潮。


十六. 应借鉴世界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

语言的国际话语权与国家的国际话语权有直接关系,语言的传播也即文化价值观的传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经济市场、价值观念,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如英、美、法、德、日等,都非常重视本国语言的国际传播,并都将语言传播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制订相关政策,通过语言推广机构具体实施。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化国际传播相比,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通过研究各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探索各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总结各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以为当前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借鉴,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包括:

通过研究各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及互为借鉴之价值,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系统分析各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与各国的教育体制、语言政策、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之间的关系,探索具有国别针对性的文化传播规律和方法,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性。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本土化问题研究。通过研究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下的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语言文化教学资源,探索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下中华文化传播的策略与方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实效。


十七.科学创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与方法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创新形式,妥善应对,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中华文化传播的方法和手段,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地区受众的特点和不同时期对中国信息的需求,用当地外国人听得进、看得懂、感兴趣的语言和文字及各种其他方式,传播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目前,中国主要通过孔子学院、“汉语桥”比赛、各类文化推广活动、世界中小学生夏令营、网络推广等形式传播中华文化,这些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仍然存在着主观性强、意识形态浓厚、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等明显问题。因此,如何在中华文化传播的形式与内容方面更好地吸引受众,采取为受众所喜闻乐见、但不失中华文化精髓的本土化形式,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十八.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与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内外有别、外外有别,做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形成世界所公认的“中国模式”,形成世界所公认的“中国经验”。

中国应果断抓住机遇,充分发掘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的世界价值,在国家语言政策法规指导下,着眼长远,加强引导,有序推动,形成共识,集各界之力,营造出有利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国内外文化大环境;同时注重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播的规律,加强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比较研究,高瞻远瞩、脚踏实地,稳扎稳打,逐步摸索出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形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中国模式,”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扎根世界。


十九.应注重营造适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与社会环境,创建“中华文化国际社区”

2012年孔子学院大会的主题就是:“促进孔子学院融入大学和社区。”刘延东也明确指出:希望孔子学院适应当地文化传统、思维习惯和学员特点;拓展办学空间,由大城市向其他地区延伸,由校园向社会推广,更加适应大学与社区的需要。这说明,中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一定要充分利用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研究中华文化融入本土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将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工作从学校和研究机构逐步向社区推动,双方共建“中华文化国际社区”,使中华文化成为当地日常生活文化中的一个亮点、特色,从而提高地方社区文化吸纳中华文化元素的积极性,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增强影响力。藉此可培育虽不懂汉语,但通过直观感受而对中华文化产生好感的友华人士。


二十.应注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本土化策略研究,形成具有不同中国地方特色和不同国别特色的“地方模式”

“汉语热”的出现,使国际汉语师资队伍供需矛盾加剧,相应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人数不足,目前拥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也只占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教师的1/5,师生比达1:1000,缺口巨大。但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国内培养的国际汉语教师很难适应目的国的汉语教学,也很难走进国外各类学校,尤其是国外的社会生活之中。因此,目前急需培养本土化汉语教师,这是提升汉语国际传播广度和深度的必由之路。

汉语与中华传播国际传播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以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最终推动世界和谐。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土化汉语教师在中华文化传播工作中发挥越来越积极和主动的作用,中国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实施‘跨本土’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战略,培养汉语国际教育师资的跨本土、跨国界、跨文化的综合素养,一是通过外国人之间教、学汉语,可进一步提高汉语与中华文化的世界可信度和辐射面,二是可促进汉语与中华文化与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交融,达成中华文化元素更融洽地融入世界。培养跨本土的国际汉语师资,并实现跨本土师资的跨本土的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将是汉语国际师资人才培养的未来方向。

而在国内,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集聚各方之力,发挥各地特长,多管齐下,鼓励各地基于自身特有的语言文化环境,营造出既能“引进来”,也能“留得住”外国人的文化大环境,形成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地方模式”。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选用Chrome浏览器
Copyright © 2013 www.tongjiren.org     同济大学校友服务系统    沪ICP备14041928号-1
友情链接: 同济文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