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熟悉的旋律再度回荡在同济大学大礼堂,同济校园版歌剧《江姐》在此献演,拉开了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同济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成果展示周的序幕。此次展示周由艺术与传媒学院、校团委和校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以此向同济大学建校111周年献礼。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第一代江姐扮演者任桂珍老师,男高音歌唱家饶余鉴,原上海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余震老师,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艺术与传媒学院、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1500余名校内外观众共同感受了那段革命峥嵘岁月。
徐建平在致辞中谈到,今年借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平台,举办同济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成果展示周系列活动,旨在向社会展示近年来同济大学创新艺术教育形式、丰富艺术教育内涵、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育人成果,此次活动必将进一步推进我校文化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歌剧《江姐》是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为我校1944级校友。同济校园版歌剧《江姐》自校内公演后,曾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间先后赴四川成都、宜宾、江西井冈山等地巡演近10场,观演观众达上万人次,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当晚演出的校园版歌剧《江姐》由我校90后学生担纲,演员主体由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声乐表演专业学生构成,其中2015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贾童谣饰演了“江姐”一角。两小时的演出深深吸引了台下校内外观众。演出结束之际,台下观众或低声吟唱,或挥动国旗,或热烈鼓掌,或台前簇拥合影,显示出观众对此剧的热爱和对学生们表演的肯定。
演出谢幕时,任桂珍老师激动地上台,同全体演员握手交谈,对同学们富有感染力的演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深情回忆起了当年自己饰演“江姐”时的情景:“《江姐》歌剧公演结束后,我收到了很多观众的来信。有的观众看完了回去就写下了入党申请书,有些学生就写下了入团申请书,这是一部非常有感染力,非常有正能量的作品,需要我们多为群众演出。”
任桂珍老师还勉励全体学生演员:“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当把这样好的歌剧、这样好的题材、这样好的英雄人物通过自己的表演展现出来,让大家受到教育和感动,这是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光荣和幸福。”任老师一番深情话语,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据悉,“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同济大学音乐与表演艺术成果展示周期间,大型原创舞台剧《同舟共济》、师生音乐会和音乐理论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将陆续在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