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要闻

大型原创舞台剧《同舟共济》在校演出

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欢迎2017级新同济人的到来,2017年9月17日和18日晚,由校团委、艺术中心组织,作为新生教育周系列活动之一,由我校教师自编自导、百余名学子参演的大型原创舞台剧《同舟共济》在四平路校区成功演出。舞台剧讲述了百十年莘莘学子奋勇拼搏、上下求索的同济故事,歌颂了一代代同济儿女兼济天下、自强不息的济世情怀。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学研工部、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与数千名新生一起,共同观看了这场演出。

该剧由序幕“共渡无嫌”及“医工栋梁”“内迁流离”“李庄浓情”“报国泣血”“风云际会”“驱散黑暗”“情牵同舟”“最美风景”“责任永恒”等九个场景片段及终章“奇迹闪光”组成,历时两个多小时,全景式讲述了同济建校、内迁、抗战、李庄办学,建国后院系调整、改革开放中的重大贡献及展望同济未来的这段可歌可泣的同济110年历史。

舞台剧《同舟共济》自今年5月10日、11日首演以来,在校内外引起广泛好评。而这次演出,又特地在首演的基础上加入了“责任永恒”这一场景片段,更全面地表现了同舟共济的思想内涵,表达了同济大学扎根中华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情怀。

这是一部展现同济历史的“史实录”,是一部讲述同济人的“英雄谱”,也是一部凝聚同济情怀的“抒情诗”。写下数千字《从军志愿书》的彭垂慈,为同济大学的建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校长李国豪,积极响应号召带领数千师生奔赴祖国最需要地方的夏坚白校长,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朱教授伉俪……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不同侧面勾勒出鲜活的同济人形象。

一天同济人,一生同济魂。2017级新生们无不被舞台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感染。在《从军志愿书》的演唱中、在院系调整的别离时、在朱教授父亲和事业两个身份的选择时……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为同济精神所鼓舞。正如观看本场舞台剧的一位同学所说,观看这部舞台剧,让她对同济精神加深了理解,对即将来临的四年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对自己同济人的身份充满了自豪。

更难能可贵的是,舞台剧的所有演员及工作人员均为我校师生。他们有的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表演专业,有的在学生艺术团、艺术类社团中锻炼了自己的艺术才能,还有的来自于全校多学科专业的海选。他们用自己在同济学习生活的切身经历为这部舞台剧打上了独一无二的同济烙印。正如参与演出的同学所说,“我们在剧中演绎的正是不同时代的自己、不同时代的自强不息的同济人。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演出勉励学弟学妹们沿着先辈的步伐,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让自己的青春在同济闪光。”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同舟共济》舞台剧等优秀校园文艺作品是校团委、艺术中心一直以来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舞台剧等思想引领性强、青年接受度高的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提升校园思想情怀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亮点。相信新一代同济人将像《同舟共济》中展现的老校友一样,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扬同济人的精神风貌,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选用Chrome浏览器
Copyright © 2013 www.tongjiren.org     同济大学校友服务系统    沪ICP备14041928号-1
友情链接: 同济文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