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汪品先:“深海勇士”三探南海海底

17.jpg

2018年5月汪品先参加南海载人深潜资料照片

1■本报通讯员 黄艾娇 记者 彭德倩


2018年5月,南海西沙海域,一位年逾82岁的长者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勇士”载人深潜器,9天内三次下潜至南海1400多米深的海底,每次在海底连续观测采样8个多小时,在深海首次获得“冷水珊瑚林”等一系列重要科学新发现,被誉为真正的“深海勇士”。

他,就是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

自1960年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学成归国后,汪品先院士开始投身于祖国的海洋地质研究领域。近一个甲子的风雨春秋,染白了他的鬓发,但对深海事业炽烈的爱却伴随着他一辈子。

“创新的源泉在自然界。要想获得原始性的创新,你就要自己深入自然界里去,而不是在别人的文章里找新意。”深海科考归来,汪品先院士有感而发,他告诫科研人员,“科学考察就是学术的前线,科研工作者要多到自然界去,要自己直接接触自然,这样才会有科学的创新。”

近年来,随着深海研究的深入推进,汪品先院士对地球系统科学不断提出新的思考。“环顾世界,地球科学正在整体进入转型期,从学科越分越细的现象描述,提升到集成整合、探索机理的系统科学新高度。其中,海洋科学的立足点正在从海岸、海面转入大洋深处,从海洋内部研究海洋。”

“深网、深潜、深钻”,是人类进入海洋内部的三大手段。同济大学牵头建设我国海底观测网大科学工程,是我国参加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的重要基地,接连主持南海数次深潜航次。“我很高兴自己跟‘深网、深潜、深钻’这三样事情都有关系。”汪品先院士自豪地说。

如今,即便已入耄耋之年,汪品先院士仍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说,海洋开发和海洋科技正在发生“从海面到海底”的转型,海洋经济的重心正在下移。“与当年靠‘炮舰’争夺海洋的时代不同,如今海洋权益的斗争,很大程度是高科技的竞争。科技在国际海洋权益争夺中的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科学界对于海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选用Chrome浏览器
Copyright © 2013 www.tongjiren.org     同济大学校友服务系统    沪ICP备14041928号-1
友情链接: 同济文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