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新闻晨报:三十年奋斗只为实现海洋强国梦

心系蓝色海洋,去过太平洋、印度洋、南海等海域,长年奋战在我国海洋科学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十余次担纲我国大洋和近海科学考察的首席科学家,取得一系列重要科学新发现和首创性学术成果……他就是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

近三十年来,周怀阳始终怀着一个中国海洋科研工作者的强烈使命感,并用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书写着我国海洋强国的新篇章。


助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世界各国掀起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时,周怀阳就意识到,“中国要强大,必须走向深海,必须大力发展海洋科学。”虽然当时我国的海洋科学还很弱小,离那些传统海洋强国的差距相当巨大,但周怀阳还是毅然决定从1991年开始,将研究重点从陆地转向了海洋。

作为国内较早呼吁开展载人潜水器科学研究的倡议人之一,周怀阳从2004年就开始参与“蛟龙”号的科研工作,并负责承担“7000米载人潜水器海试选址”的研究工作,在南海为“蛟龙”号的安全海试圈定了 1000米、3500至 4000米水深级别的场址。2005年,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成功开展了中美首次联合载人深潜航次。2013年,在“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中,作为南海航段的科学负责人,周怀阳设计了航次调查方案,并成为“蛟龙”号首位下潜科学家。

海洋科学在不断转型,周怀阳认为海底长期观测是未来趋势。作为我国海底观测网技术和海底原位监测技术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周怀阳带领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863重点项目“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成功研发了相关技术和设备,并在深海稳定运行半年。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的深海观测技术跨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还为我国建设大规模的海底科学观测系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创新科研成果屡创“第一”

在周怀阳的人生履历和学术成就中,有着一连串“首例”和“第一”的创新科研成果,他总说,“人这一辈子,总要做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正是怀着这样的人生信念,周怀阳不断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中国的海洋事业要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唯有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周怀阳凭着对海洋科学的不懈求索精神,坚守科研报国的初心,长年潜心自主钻研海洋科学与核心技术,积极推动着海洋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海洋地质、深海原位探测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研发成果。

2013年2月,周怀阳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研究成果《支撑马里安隆起亏损地幔的薄洋壳证据》作为主题论文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对40多年前外国学者提出并沿用至今的“地幔羽”假说提出了挑战。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认为,“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深海硬岩石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中国在大洋岩石圈研究上头一回出彩。”

此外,周怀阳还积极推进、参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工作,倡导并推动中国海洋科研界与国际接轨,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的科学家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如果压力来自于外部,那你的确会感到不堪重负;如果压力来自于你内心,它就是你不断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动力。”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周怀阳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生逢盛世,我很幸运地走上了海洋地质研究这条道路,这既让我感受到了常人体会不到的酸甜苦辣,也观赏到了常人看不到的美妙风景。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选用Chrome浏览器
Copyright © 2013 www.tongjiren.org     同济大学校友服务系统    沪ICP备14041928号-1
友情链接: 同济文工团